照片上的人看不清脸,但顾忍风看到那个名字之后再来对比照片,的确能认出那个人就是康诩。
根据康诩三次考核的排名情况,集训结束后他成为留下的24人之一。而顾忍风所在的小队没有一个人能留下。那之后他们就不再有联络了。顾忍风的通讯软件上,康诩的头像从来没有亮过。顾忍风对此能够理解,毕竟那24人将成为特战队员,且不说有可能到世界各地执行任务,就算出于保密,也有可能限制他们的通讯。
万万没想到,他最终会在一张资料照片上看到康诩的遗容。
他拿着照片看了许久才放下来,随后继续看J-09的资料。原本只打算寻找照片的相关资料,找到就不看了。但既然那个人是康诩,顾忍风决定把搜到的所有资料看完。
他想知道康诩在加入24人特战队之后做了什么,为什么死在J-09。他在J-09是在做治疗,还是被审讯?亦或是别的原因?
认为J-09是研究所而非军事基地的报告列举出了许多证据,包括从碎片中拼出来的机甲部件。顾忍风摸着下巴陷入沉思。
康诩、机甲研究、反测谎、机甲……
没有经过训练,却列入必考项目的反测谎……
被故压低的分数……
死掉的康诩……
——“如果程上将手臂完好,你绝对不是他和亚当的对手!”
帝国唯一能驾驶机甲作战的人——程喻……
为什么,程喻是唯一一个?
有很多似乎相关又关的点在顾忍风脑海中闪现。他缺少将它们串起来的线索。
顾忍风给曹浦阳发了信息,要求查看当初程喻驾驶的轻型机甲亚当的相关资料。正是深夜,他也不指望曹浦阳能很快给他回消息。而且特别研究处是个特殊存在,独立于所有机构之外,除了总统,即使是军部或国安局领导都不能直接给他们下达命令。因此对于他的要求,曹浦阳是必须向特研处提出申请的。
亚当是程喻驾驶的机甲,被他用雷神.80击中多处。.80ST弹头六百米内足以击穿坦克,对机甲的破坏力也不容小觑。
亚当在Z-03外被击落的几块小部件,以及Z-03里收集到的残骸后来全都交由特研处军事设备组研究。
顾忍风有种奇怪的直觉:机甲与康诩以及程喻的死都有关系,甚至可能与当年的集训也有关系。
如果当初能够入选24人队,是不是会知道得更多?
顾忍风摇摇头。
——也有可能结局和康诩一样……
一根神经跳了跳,有什么答案又想从迷雾中蹦出来,然而还是失败了。
落选24人队,顾忍风不是完全没有怨愤的,但他没有像同队另外两个高分队员那样破口大骂,因为那不能改变任何结果。
离开的时候他鬼使神差感觉到有视线落在他后背。是三个月时间里,他很熟悉的一种感觉。于是他回过头。
后面就是教官楼,二楼左边第一个窗子的玻璃后面有一个模糊的人影。虽然看不清,但他知道那是谁。
过去感觉到远远有人窥看他时,他很少去寻找那道视线,因为他只会看到一个刚刚转身的背影,或是从窗边离开的身影。
这一次那个身影没有走开,就站在窗前,隔着遥远的,看不清彼此目光的距离和他对视。
是的,对视。
他想他能肯定,他们在对视。
和在队伍里反驳时的剑拔弩张不同,和在办公室里意味复杂不同,和洗手间里火花四溅那一次也不同。他们的目光平静交汇,似乎没有任何情绪,没有任何含义,却又好像有翻腾的海潮,和穷的深意。
那之后顾忍风继续留在警校,一边继续念书一边筹备另外的考试,毕业后立即报考了军校。
一年后他失去父母和弟弟,帝国迎来黑色七月。帝国的腐朽和黑暗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来。
不久内战爆发,顾忍风选择了站在帝国政权对立面。
再次见到程喻时,他27岁,是名为“深渊”的特战队队员,代号“猎隼”,任务是刺杀对东南战场牵制太大的帝国第九军军长,史上最年轻的上将——程喻。
顾忍风执行暗杀程喻任务的那天,也是在中心广场。
那是帝国为了激励人心而举行的一个庆典,在场的有皇帝尹海乘,几名大臣,以及内阁首相辛沛荣,十多名内阁高级成员,还有第四到第九军的军长。
当时第九军把东南守得如铁桶一般。担任军长的程喻秉承活命第一的原则,任何行动都十分谨慎,让联盟军完全抓不到失误。战线拉长的情况下,他们拿固守的第九军没有办法。
于是刺杀程喻的任务被下达给了“深渊”。
行动者是顾忍风,方惟和另外三名队员负责辅助以及接应。
当天中心广场的安保负责人是城卫部部长高延鑫,同样是顾忍风的老熟人。这人意外的有经验,把适合狙击的点都派了人盯着。